藥物溶出度儀的操作步驟介紹
    更新時間:2025-05-19       點擊次數:1024
    
    	 藥物溶出度儀是評估藥物制劑在規定條件下溶出速率和程度的專用設備,其操作需嚴格遵循規范以確保結果準確。以下是藥物溶出度儀的標準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項:一、操作前準備
    - 儀器檢查    
        - 確認儀器電源、加熱系統、攪拌裝置及溫度傳感器正常工作。
         - 檢查溶出杯、轉籃或槳葉是否清潔,無殘留物。
         - 確認水浴箱水位符合要求(通常為溶出杯高度的2/3處)。
     
         - 試劑與樣品準備    
        - 根據藥典或實驗要求,配制溶出介質(如pH值、緩沖液、表面活性劑等),并脫氣處理。
         - 稱取適量樣品(通常為6份),確保樣品均勻性。
     
         - 參數設置    
        - 根據實驗要求設置溫度(通常為37±0.5℃)、攪拌速度(籃法100 rpm,槳法50-75 rpm)、取樣時間點等參數。
     
     
二、操作步驟
    - 安裝溶出杯與轉桿    
        - 將溶出杯放入水浴箱中,確保位置穩定。
         - 安裝轉籃或槳葉,調整高度至規定位置(籃底距杯底25±2 mm,槳葉距杯底25±2 mm)。
     
         - 加入溶出介質        
     - 啟動儀器    
        - 開啟水浴加熱,待溫度穩定至設定值(±0.5℃)。
         - 啟動攪拌裝置,確認轉速穩定。
     
         - 投入樣品    
        - 在規定時間點(通常為0分鐘)將樣品投入溶出杯(籃法需將樣品放入轉籃,槳法可直接投入杯中)。
     
         - 取樣與檢測    
        - 根據預設時間點取樣,取樣位置為溶出杯中部,距杯壁一定距離。
         - 取樣后立即過濾,按藥典方法檢測溶出量(如HPLC、UV等)。
     
     
三、操作后處理
    - 清洗儀器    
        - 實驗結束后,關閉儀器,倒掉溶出介質。
         - 用純化水清洗溶出杯、轉籃或槳葉,必要時用有機溶劑清洗。
     
         - 數據記錄與分析    
        - 記錄各時間點的溶出量,繪制溶出曲線。
         - 根據藥典標準判斷溶出度是否符合要求。